"葫蘆頭"是西安特有的傳統(tǒng)風味佳肴,它以味醇湯濃、饃筋肉嫩、肥爾不膩出名于國內外。 葫蘆頭泡饃
"葫蘆頭"畢竟起源于什么時候,尚無具體考證。但是,早中唐朝,京城長安就有一種名叫"煎白腸"的食品在發(fā)售。聽說,這就是用豬腸肚做的。相傳,有一天唐代醫(yī)圣來到長安,在一家專賣豬腸、豬肚的小店里吃"雜糕"時,發(fā)現(xiàn)腸子腥味大、油膩重,問及店主,方知是制作不得法。向店主說道:"腸屬金,金生水,故有降火、治消渴之功。肚屬土居中,為補中益氣、養(yǎng)身之本。物雖好,但調制不當。"于是,從隨身攜帶的葫蘆里倒出西大香、上元桂、漢陰椒等芳香健胃之藥物,調入鍋中。果然,香氣四溢、其味大增。這家小店從此生意興旺、門庭若市。店家不忘醫(yī)圣指點之恩,將藥葫蘆懸掛在店門首,并改名為"葫蘆頭泡饃"。從此,"葫蘆頭泡饃"作為一種風味食品,流傳千余年至今。說起來也有趣,1935年前后,張學良將軍的東北軍,在西安因水土不服,飲食習慣不同,將士們多有病者。但是,對南院門"春發(fā)生"發(fā)售的"葫蘆頭泡饃",大家卻始終食欲不減。以致有一段時間,東北軍曾將"春發(fā)生"的"葫蘆頭泡饃"列為病號飯。今天的葫蘆頭泡饃是在唐朝的"葫蘆頭"的基礎上進步而來的。葫蘆頭泡饃之所以膾炙人口與它精細的烹制工藝和多種調料的正當應用是分不開的。其烹制工藝主要有解決腸肚、熬湯、泡饃三道程序。腸肚要經(jīng)過挼、捋、刮、翻、摘、回翻、漂,再捋、煮、晾等十幾道工序,才能達到去污、去腥、去膩的要求。
熬湯是將豬骨洗凈、砸斷,配肥母雞下湯鍋燒開,撇去浮沫,放入調料包,直熬成乳白色。 春發(fā)生葫蘆頭泡饃
泡饃是由進食者將饃掰成箸頭大小塊放入碗內,然后由廚師將切成坡刀形的腸肚泡三、四次,使熱湯滲透饃塊,然后再加少量熟油、調料水、味精、香菜、蒜苗、油潑辣子,后面澆適量沸湯即成。進食時,佐以糖蒜、泡菜,更是清爽利口,使人食欲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