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廖氏家族的蒸鹵技術有明確記錄的時間始于清朝乾隆年間, 據廖家族譜記錄:"廖姓 周文王 子 伯廖之后 世居閩牛田(今福建南)丙辰入蜀(1736年) 涪州西北(今石馬鎮(zhèn))建祠太公(1713年-1796年)光祖 善鹵 戊寅年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入宮尚膳監(jiān) 膳夫"太公創(chuàng)的"蒸氣熏鹵"技術和典藏鹵料自有工藝名冠宮廷。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照常膳底檔》史書就常見其代表作"紅鹵鴿脯"的記錄;后,乾隆南巡,駐陛揚州,官紳接駕設"滿漢全席","紅鹵鴿脯"位列席中。從此,廖氏創(chuàng)的"蒸鹵"絕技享譽四海,乾隆以后《大清會典-光祿寺則例》史記有關一等漢席的記錄中也常見廖氏創(chuàng)的"蒸鹵"技法烹制的鹵菜。1978年廖氏太公生前所藏《鹵法技冊》和一壇"紅鹵湯"在廖家祠堂附近被挖掘出來。(手冊可憐于1998年老屋失火被燒毀,綿陽市房管局有載)
廖氏后人代代相傳鹵味秘方,但因種種緣由,廖氏后人只是將秘方存于囊中,未施于實踐。直到近代,
廖氏鹵味開始以作坊方式呈現。第九代傳人廖釋然(1884-1962年) 于1907年在涪州西北炭碼頭開設鹵肉坊;第十代傳人廖興明(1905-1958年) 于1950年在涪城北門酒館設燒臘組;第十一代傳人廖開太(生于1942年) 于1982年在涪城南街家門口設燒臘攤。作坊式經營盡管規(guī)模小,但廖氏后人充分把握其先祖所著《鹵法技冊》中的"蒸汽熏透法"、"糖汁煎熬法"、"乾坤翻移法"及"香物配料"等技法,因此甚善鹵排骨,其所制的排骨滋味鮮美,色香俱全,且名副其實,因此被街坊和客戶戲稱為"廖排骨"。"廖排骨"名號也由此而來。廖排骨品牌初步構成。